失业长达九个月的归化球员费南多,近日再次成为国内足坛的焦点。据相关媒体报道,这位前广州恒大球星已经与一些中超俱乐部进行了接触,但其提出的薪资要求令人咋舌——高达税后1700万人民币的年薪。这一数字在当前普遍紧缩的中超环境下,显得格外突兀。
更引人关注的是,费南多方面在谈判中还明确表示,目前不会考虑为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出场效力。这一表态,无疑给当初寄望于其提升国足攻击力的各方泼了一盆冷水。费南多自完成归化后,因伤病等原因,至今未曾代表国足在正式比赛中亮相。
此番高薪要求与拒绝为国效力的姿态相结合,迅速引发了广泛讨论。不少球迷和业内人士认为,在职业生涯低谷期提出如此高昂的薪资条件,且不愿履行作为归化球员的核心义务,其职业态度和诚意令人怀疑。有评论指出,归化政策的初衷是增强国家队实力,若球员只愿享受归化带来的经济利益,而不愿承担为国征战的责任,则背离了政策的根本目的。
目前的中超联赛正处于“金元退潮”后的理性重建期,各俱乐部在投入上更为谨慎。绝大多数球队都难以承受如此高昂的薪资负担。因此,费南多的这一要求被普遍看作是不切实际的,很可能导致其继续处于无球可踢的尴尬境地。
费南多的职业生涯轨迹令人唏嘘。昔日作为“小摩托”在中超赛场上风驰电掣,是各队后卫的噩梦。归化成功后,他本被期待成为国足边路的一把利刃。然而,连续的伤病、长期缺乏系统训练和比赛,使其状态大幅下滑。如今,在失业近一年后,他不仅未能展现出积极寻求重返赛场的务实姿态,反而提出了与自身当前竞技水平和市场环境严重脱节的条件。
这一事件也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归化球员管理、使用和后续保障机制的思考。如何确保归化球员的归属感、责任心和竞技状态,使其真正能为中国足球的发展贡献力量,而非仅仅成为昙花一现的过客,仍是亟待解决的课题。
对于费南多而言,当务之急或许是认清现实,通过训练和比赛找回状态,用场上表现重新证明自己的价值,而不是沉溺于过去的身价幻想中。无论是为了个人职业生涯,还是履行对中国足球的承诺,务实和专注才是唯一的出路。